工作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>>工作动态>>正文

中国档案报: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校园之歌——《南开大学早期校园诗歌集(1919—1937)》

2024年05月06日 09:53  点击:[]

《南开大学早期校园诗歌集(1919—1937)》(部分)

近年来,南开大学档案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,组织开展特色编研,编辑出版大学校园诗歌集——《南开大学早期校园诗歌集(1919—1937)》。该书从一个侧面呈现了南开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,展示了建校初期南开先贤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,为读者了解南开发展历史,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。

1919年9月,南开大学在天津西南一隅成立。中国革命先驱、天津五四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周恩来、马骏与其他100余名青年才俊一道,成为该校首届学生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中,他们率先执笔,用新诗这种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抒发爱国情感,唤醒民众,成为南开大学最早的新诗创作者。

1920年1月,天津觉悟社社刊《觉悟》创刊号,刊登了周恩来创作的新诗——《死人的享福》,主人公是一名洋车夫。同时,刊载了马骏的两首新诗——《他们为什么不去》和《一个小蜘蛛》,创作对象同样指向了社会底层的劳动者,蕴含着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。可见,在建校之初,南开大学师生们就有了主动关注社会形势、关心劳动者疾苦的意识,并将这种关切表达出来,传递给社会和民众。

随后,南开大学校园新诗歌创作蓬勃发展,直到1937年7月南开大学被侵华日军炸毁,被迫南迁。在短短18年间,南开大学各类校园刊物发表新诗410余首,作者180余位,大多数是学生。英文教授柳无忌、教师刘荣恩等一批南开教师也参与其中,并成为校园新诗创作的引导力量。师生共同参与是南开校园新诗创作活动丰富、作品丰硕的重要原因之一,也是南开大学校园文化的鲜明特色。

南开校园诗歌的创作者,虽然大多在当时或其后的中国现代诗歌界没有名气,也未专门从事诗歌写作,却在最美好的年华,用饱含真情的诗作,为南开校园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青春色彩。

品读南开校园诗歌,可以感受到鲜明的时代特征、灵动的青春气息和南开的文化特色。与纷乱复杂、内忧外患的社会相对照,当时南开大学是一个相对独立、安静融洽、秩序井然的校园,为师生们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,也为新诗歌创作提供了土壤和素材。南开的春夏秋冬、夜晚黎明、荷塘花树,校园中的秀山堂、木斋馆、芝琴楼、大中路、北极亭、校钟都在这些青年人的诗行中一一展现。青春与梦想相融,四季和情怀为伴,成为南开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,也是南开大学早期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以教育救国为办学宗旨的南开大学,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。面对当时国内形势,师生们纷纷将士兵、工人、纤夫、灾民等作为描写对象,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和人民苦难的关切。华北局势危急之际,他们到校园附近的“聂公碑”前凭吊爱国将领聂士成将军。在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上打出“勿忘国耻”的旗语,用诗歌大声疾呼“中国的人民,醒醒吧!”

南开的校园诗歌与中国新诗歌几乎同时萌发、同步发展,从幼小走向茁壮,从稚嫩走向成熟,它们不仅是南开特色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,也是中国现代白话诗歌与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。

南开大学师生在新诗创作的同时,还积极翻译欧美和东方文学大家的诗歌。随着1925年1月,泰戈尔《园丁集》中的两首译诗在《南开大学周刊》上发表,但丁、莎士比亚、拜伦等72位诗人190余首诗作陆续出现在校园刊物上。南开的诗歌译介有着自己的体系,若按时间顺序通读下来,堪称一部英文诗歌简史。

在将欧美诗歌译介到中国的同时,他们还有意识地向国外推介中国的诗歌。不仅将陆游、辛弃疾等中国古代诗词大家的作品译成英文发表,还翻译了郭沫若、徐志摩等现代诗人的新诗作。他们的翻译活动,将文化的单向吸收变为双向交流,不仅表明中国新诗创作的渐趋成熟,更彰显了中国学人的文化自信。

初创时期的南开大学,一切都是青春的。校园里生机勃勃,师生们年华正好,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风华正茂的年轻教授们带着朝气蓬勃的学生们,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为一体,突破陈规旧制,共同谱写了一曲校园青春之歌。他们既是新文化运动中顺势而为的吸收者和传播者,又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推介者和促进者。(作者:袁伟 张兰普)

上一条:档案馆和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条:华北地区国家重点档案保护联席会成员来校调研

关闭